生命的荒谬
写于2015年6月4日.
美国作家华莱士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“两条鱼在河里相遇,一条鱼问另一条鱼:‘今天的水温如何?’另一条鱼回道:‘水是什么东西?’”同理,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框架中,人们对于最普遍、最主导的社会观念与社会现实常常是最无知的,因为他们已经将之视为理所当然,而纵观历史,任何一次进步性的思想解放,都要求人们去察觉到、并勇敢地质疑已成传统的社会现实。“女性只应相夫教子”、“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懒惰”、“同性恋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”、“残疾人是一种异类的存在,社会不需要被改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”…这些至今广泛的说法,实际上蒙蔽了大多数的人的双眼,使他们无法察觉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其实被权力机制控制,“好与不好”、“正常与异类”的概念通常由层级顶端的群体(男性、富人、异性恋、健全人)所定义,因为他们更有施加影响的能力,而这种定义的行为本身旨在维持自身的利益与现存的层级框架。通过在哲学中关于“自由意志”的学习,我成为了一个决定论者,并更加感到,即使是对于罪犯,隔离、教育、与重塑是比折磨、严惩更合理的做法。
我认为每个人都理应被给予尊重与平等的考虑,现实不是如此,是因为权力机制还在实施影响,更可怕的是,当偏见成为社会规范,处于特权地位的人往往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权(英文为privilege,或许翻译为“有利地位”更为合适,但我还是直译为“特权”)。要实现平等,首先要从特权地位的人意识到、并承认自己的特权开始。许多时候,一个人处于层级框架的哪个位置,是自我无法决定的,是不被主观控制的。一个人的性格、境遇、发展状况,要么受与生俱来的基因所控制,要么被身处的环境所影响。然而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,人都没有太多决定的余地,而人们却无时无刻不用所处的“位置”来评判一个人——这是我所认为的“生命的荒谬性”。我能意识到自己的特权(没有残疾、无疾病缠身、正常智力水平等)、并且敢于承认它,但由于所生长的环境中,人们的所处位置或多或少都与我的相似,视野仍然是狭隘的。我怀有强烈的好奇心,去和非常不同的人交流。即使因为三观的差异谈话或许无法顺畅地进行下去,但我仍好奇于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、并乐于倾听他们的声音——只有这样,那被特权所蒙蔽的双眼才能看得更广阔与清晰、我才能从自我世界的狭隘中被解放出来。
美国作家华莱士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“两条鱼在河里相遇,一条鱼问另一条鱼:‘今天的水温如何?’另一条鱼回道:‘水是什么东西?’”同理,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框架中,人们对于最普遍、最主导的社会观念与社会现实常常是最无知的,因为他们已经将之视为理所当然,而纵观历史,任何一次进步性的思想解放,都要求人们去察觉到、并勇敢地质疑已成传统的社会现实。“女性只应相夫教子”、“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懒惰”、“同性恋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”、“残疾人是一种异类的存在,社会不需要被改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”…这些至今广泛的说法,实际上蒙蔽了大多数的人的双眼,使他们无法察觉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其实被权力机制控制,“好与不好”、“正常与异类”的概念通常由层级顶端的群体(男性、富人、异性恋、健全人)所定义,因为他们更有施加影响的能力,而这种定义的行为本身旨在维持自身的利益与现存的层级框架。通过在哲学中关于“自由意志”的学习,我成为了一个决定论者,并更加感到,即使是对于罪犯,隔离、教育、与重塑是比折磨、严惩更合理的做法。
我认为每个人都理应被给予尊重与平等的考虑,现实不是如此,是因为权力机制还在实施影响,更可怕的是,当偏见成为社会规范,处于特权地位的人往往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特权(英文为privilege,或许翻译为“有利地位”更为合适,但我还是直译为“特权”)。要实现平等,首先要从特权地位的人意识到、并承认自己的特权开始。许多时候,一个人处于层级框架的哪个位置,是自我无法决定的,是不被主观控制的。一个人的性格、境遇、发展状况,要么受与生俱来的基因所控制,要么被身处的环境所影响。然而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,人都没有太多决定的余地,而人们却无时无刻不用所处的“位置”来评判一个人——这是我所认为的“生命的荒谬性”。我能意识到自己的特权(没有残疾、无疾病缠身、正常智力水平等)、并且敢于承认它,但由于所生长的环境中,人们的所处位置或多或少都与我的相似,视野仍然是狭隘的。我怀有强烈的好奇心,去和非常不同的人交流。即使因为三观的差异谈话或许无法顺畅地进行下去,但我仍好奇于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、并乐于倾听他们的声音——只有这样,那被特权所蒙蔽的双眼才能看得更广阔与清晰、我才能从自我世界的狭隘中被解放出来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